法式甜点的魅力:舒芙蕾、慕斯与拿破仑蛋糕的独特之处
舒芙蕾(Souffle)一词源自法语动词souffler的过去分词,意为“膨胀”或简称为“鼓起”。据说这种烹饪方法出现在中世纪。厨师们专门用蛋清来转化这种“空洞”的美味,并全力以赴地将其端给客人。烤好的舒芙蕾必须分秒必尝,否则它会很快“漏气”,20到30分钟后就会完全塌陷。
摩丝
慕斯是一种类似蛋奶冻的甜点,质地柔软,可塑性极强,各种形状的慕斯令人赏心悦目。在法国的每一家餐厅里,肯定少不了巧克力慕斯!
拿破仑蛋糕 (Mille Feuilles)
拿破仑蛋糕(Mille Feuilles)在法语中是“一千层”的意思,所以拿破仑蛋糕也常被称为“千层酥”。它由三层褐色的酥皮组成,中间夹着两层甜奶酪酱。虽然材料简单,但制作酥皮的过程却极其复杂。师傅要将揉好的面团反复对折,让烤出来的酥皮足够蓬松。
拿破仑蛋糕(Mille Feuilles)与新鲜水果搭配是最理想的,很多厨师喜欢在酥皮之间加入新鲜草莓或覆盆子,让口感更丰富甜美,口感也不错。拿破仑蛋糕(Mille Feuilles)酥脆与柔软的结合,让人欲罢不能!
说到法国,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?是埃菲尔铁塔、卢浮宫、还是协和广场?其实,除了这些建筑景观,最不能错过的还是地道的美食。别忘了,法国人真的很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!何不徜徉在法式甜品的浪漫中,与美食来一场奇妙的邂逅呢!
说到法式甜品,脑中第一个冒出的词是不是马卡龙?其实在普通法国人的生活中,马卡龙并不算日常甜品。因为制作工序复杂,对烘焙技巧要求高,很少有法国家庭会自己制作马卡龙。即便是在遍布每条街的传统法式面包店和甜品店(Boulangerie-Patisserie),也并非每家店都能找到马卡龙。法国马卡龙行业有两个超级品牌,其中一个就是Pierre Herme。
马卡龙
Pierre Herme创始人之一Pierre Herme从14岁起就跟随Gaston Lentre学习,并很快成为首席糕点师。Pierre Herme被誉为“马卡龙界的爱马仕”。Pierre Herme创始人之一Pierre Herme从14岁起就跟随Gaston Lentre学习,并很快成为首席糕点师。1996年,Pierre Herme与广告人Charles Znaty合伙经营自己的公司。1998年,他首先在东京开设了一家门店,2001年他回到巴黎,在圣日耳曼区中心的Rue Bonaparte开设了巴黎第一家分店。因其新颖的甜品配方和独特的口味,被《Vogue》杂志称为“甜品界的毕加索”。
法国人对食物的高标准举世闻名,除了各种精美的菜肴,甜点也是法国美食的精髓之一。就如最具代表性的马卡龙,它的精致外形和靓丽的色彩,让多少少女心动不已!然而在充满诱惑的法式甜点世界里,这小小的杏仁饼,只不过是“冰山一角”。焦糖布丁、拿破仑蛋糕、舒芙蕾等,都是法国人引以为傲的国宝级甜点,其外观和口感,都会让人欲罢不能。
精致可爱的马卡龙、诱人的巧克力、各式糕点,让人流连忘返。看到这些美食,减肥就是梦想。俗话说“宁可胖得精致,不可瘦得跟别人一样”,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美食之旅吧。
焦糖布丁
焦糖布丁最早是由法国人发明的。Creme在法语中是奶油的意思,Brulee则是烘焙的意思。想象一下,将刚刚烤好的焦糖掰碎,再舀一大勺热腾腾、香嫩可口的布丁,你的嘴巴就会流口水。
闪电泡芙
法国另一种常见的甜品是闪电泡芙,几乎是每家甜品店的日常甜品。闪电泡芙的口感和普通泡芙基本相同,外皮酥脆,内馅是浓浓的巧克力糖浆。最常见的口味有两种:巧克力和咖啡。外层是淡糖浆,内芯是咖啡闪电泡芙,颜色较深的是巧克力闪电泡芙。不过,法国著名甜品品牌Fauchon也对闪电泡芙进行了改良,外面琳琅满目的糖浆让这道小甜点变成了一件艺术品。
乔凯特
这个看上去像泡芙的小东西其实并不是泡芙,里面也没有糖浆。为了增加甜味,Chouquette 上面裹着一层小方糖。在法国,Chouquette 通常一小包 5 欧元,一大包 10 欧元。很多上班族抵挡不住路边面包店 Chouquette 香味的诱惑,买一大包带到办公室,但结果总是马上就卖光了。
水果挞
Tarte 在法语中指的就是这种甜点,我们音译为“挞”。水果挞是法国很常见的甜点,也是家庭餐桌上最常见的甜点。传统的水果挞是将水果烘烤后混入面团中制作而成,但如今为了美观,经常会在上面放上新鲜的未烘烤的水果作为装饰。